2025年7月7日至16日,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组建“语启童智,普筑未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与“语梦童行・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分别奔赴大理州永平县、昆明市凤凰山社区和文山州马关县“云财学堂”,以语言为桥、以服务为舟,扎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青春行动书写育人答卷。两支队伍分别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专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

在大理州永平县,“语启童智,普筑未来”实践队紧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核心目标,将普通话推广与当地文化、民生需求深度融合。队员们创新设计“白语民谣润童心,服饰传承促推普”活动,让孩子们在传唱民族歌谣、体验传统服饰中感受语言魅力;通过“小手塑平安,平安标识创想营”引导儿童学习安全知识,用画笔勾勒平安理念;以“垃圾分类大作战”“普语润情,扎染生花”等特色环节,将环保理念、非遗文化与普通话教学有机结合,更辅以问卷调查精准了解乡村语言使用现状,让推普工作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语梦童行・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在昆明市凤凰山社区深耕少年儿童关爱服务。队员们严格对标项目标准,精心策划实施“指尖非遗・千年剪影工坊”“书画最美汉字”“祖国旗帜在我心中”等十余项主题活动,从非遗技艺传承到汉字文化熏陶,从爱国主义教育到兴趣能力培养,全方位丰富社区儿童假期生活。志愿者们以耐心陪伴、专业引导诠释奉献精神,用生动课堂为孩子们搭建成长平台。


同时,“语梦童行・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队员积极参与学校“爱心妈妈”团队,赴对口帮扶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坡脚镇“云财学堂”开展以“‘爱心妈妈’关爱行,法润童心助振兴”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践行“以文化人、以语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推动语言服务与乡村振兴、社区发展深度衔接,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持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