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团队
受邀参加2025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单位协办的"2025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山水之城重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新时代英语教学:文明互鉴、全球胜任"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高校的外语教育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共商英语教学发展大计,共绘外语教育创新蓝图。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刘代容教授,副院长曾骞、孙婷婷,以及学院各教学团队负责人和青年教师代表一行应邀参会,并在专题研讨环节分享办学成果,与同行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武好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孙有中教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肖开容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常小玲分别致辞。大会特邀美国密歇根大学Peter I. De Costa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尹韵公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西南大学文旭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主旨发言。各位专家围绕"多模态素养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公平性问题""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我国国际传播力的发展态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外语教育路径"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英语教学的理念创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阐述,指明了新时代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在专题研讨环节,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刘代容院长发起和主持"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外语教育共同体建设"专题,作了题为《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的精彩报告。报告基于深入调查,精准指出了当前云南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系统性困境。报告系统介绍了我校立足云南省"口岸经济"与"多语走廊"建设需求,结合学校"数智化、国际化、绿色化"人才培养改革方向,针对现实挑战,设计并实施"智慧英语微专业"的创新实践与解决方案,展现了学院直面问题、服务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的积极探索与责任担当。
孙婷婷副院长在同一专题中,以《数智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究》为题,系统展示了我院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深入探索。她在报告中详细阐释了学院构建的"技术+语言+区域"三维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通过创新"师、生、机"三元学习结构,探索个性化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孙副院长重点介绍了学院如何依托云南区位优势,整合多语种资源与智能技术,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破解边疆高校资源约束难题,推动人才培养实现从"语言工具型"向"战略服务型"的质变飞跃。这一富有前瞻性的培养模式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兴趣和深入讨论。

会议期间,我院参会教师团队还积极参与了关于"'四新'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改革""《理解当代中国》课程建设""语言教材研究新动态""内容语言融合教育""AI赋能二语写作"等多场专题研讨与分组发言,围绕外语教学创新实践、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数智技术赋能英语教学等热点议题,结合我院专业特色与发展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与交流。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参会收获丰硕,不仅获取了前沿资讯,更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激发了教学与科研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刘代容院长与商务英语系主任马骞还赴四川外国语大学参加第二届全国商务英语研究生培养高层论坛暨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研究生培养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国际商务与语言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王立非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院长胡文飞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家瑞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院长胡春雨教授等多位国内商务英语领域的顶尖学者带来了精彩的主旨发言。刘代容院长应邀参加了圆桌论坛,与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展开了深度对话。

本次参会不仅展示了我院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也通过高水平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学院教师的专业视野,为我院外语学科建设、专业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注入了新思路、新动力。学院将继续秉持"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区域需求、强化数字赋能、突出办学特色"的理念,不断推动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